您现在的位置: 三棱 > 三棱鉴别 > 正文 > 正文

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延胡索,有哪些特点需要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8/13 18:05:20

在中草药里,延胡索是历代医家都喜欢运用的一味,它本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的部位是延胡索的块茎,其炮制方法很简单,可以直接生用,也可以醋炒后使用。

据《神农本草经》描述,延胡索性味辛苦而温,能入肝、脾、心三经,主要就是能活血定痛。

后世本草家对延胡索的认识,基本都和《神农本草经》相近,只是越来越深入和拓展。

比如明代本草家缪希雍编撰的《本草经疏》,认为延胡索性温,所以能和畅气机,味辛能散能润,所以能活血行气,因此能破血散瘀,对于产后之证尤为合适。

因为古人认为,女子的月经不调,原因多属气血不和,乃至气滞血瘀而不能按时而至,所以月经后期比先期多见。至于腹中癥瘕拒接、产后血晕,多音暴血冲上,因损而血下。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调和气血,即使是崩漏之证,利守而不利走散,也可以和补气益血之品配伍。

《本草经疏》的这段描述,可以说基本谈尽了延胡索的功用特点。而总结历代医家对其的运用经验,大概就是三个方面:活血、行气、止痛,而这三个功用却又不能截然分开,可以说是一体三用。

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就是一些生物碱,本品主要含生物碱,包括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丙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丑素等。

这些生物碱有镇痛、镇静、催眠、安定、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作用,有一定的拮抗心律失常之能,还能减少胃液分泌以抗溃疡,以及少许轻微的止呕、降低体温等作用。这些作用,和延胡索在中医方剂里“活血、行气、止痛”是比较吻合的。

正是由于延胡索的性味辛散温通,所以被尊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它既能入血分以活血祛瘀,又能入气分以行气散滞,尤以止痛效用卓著。因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它:“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简而言之,延胡索的“止痛”是很广泛的,在中医方剂里,几乎任何“痛”都可以配伍运用延胡索:

比如胸痹心痛之证,延胡索可以和瓜蒌、薤白、丹参、川芎等配伍。

胃痛之证,延胡索又常与白术、枳实、白芍等配伍;

对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胁肋胀痛,延胡索也可以和柴胡、郁金等配伍;

对于女子痛经、或者产后瘀滞引起的腹痛,延胡索常与当归、红花,香附等配伍。

对于寒疝腹痛,延胡索又可以和小茴香、吴茱萸等配伍;

对于风湿痹痛之类,延胡索则需和秦艽、桂枝等配伍。

甚至古代的很多跌打损伤引起的痛楚,延胡索也可以和乳香、没药配伍。

我们可以通过古代一些和延胡索有关的名方,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济生方》里比较有名的一个方剂,叫作“延胡索散”,就是用生延胡索杵碎成粉末直接吞服,也有用醋制延胡索者。本方能活血行气、调经止痛,主治妇人室女七情伤感所引起的气与血并,心腹作痛,或连腰胁,上下攻刺,月经不调,以及一切血气之疼痛。

而《张氏医通》里则有个“沉香降气散”,里面也用到延胡索,主要针对胃脘胀闷,嗳气频繁,大便不畅、胃痛等问题而设。

而《医学启蒙》里的延胡索汤,则直接用延胡索为君药,配伍当归、白芍、厚朴、莪术、川楝子、三棱、木香、川芎、桔梗、黄、甘草、槟榔,用于古代女子产后常见的瘀血心疼一证。

通过这些方剂的枚举,我们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延胡索的性味和功用特点。

总之,它就是一味辛苦而温之品,能入肝脾心三经,功用善于活血止痛,被历代医家广泛用于一身上下诸多痛楚。

不管是气滞还是血瘀,都可以用上它。这是因为它性味平和而效用却佳的缘故,难怪被古代医家称为“血行气止痛之良药”。

需要注意的是,延胡索毕竟是一味活血行气之品,女子胎孕期间是应该避免使用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linga.com/sljb/1101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三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