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
1.地锦草的辨别
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根纤细,常不分枝。茎匍匐,自基部以上多分枝,偶而先端斜向上伸展,基部常红色或淡红色,被柔毛或疏柔毛。叶对生,矩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偏斜,略渐狭,边缘常于中部以上具细锯齿;叶面绿色,叶背淡绿色,有时淡红色,两面被疏柔毛;叶柄极短,地锦草花序单生于叶腋,基部具短柄;总苞陀螺状,裂片三角形,矩圆形,边缘具白色或淡红色附属物,近与总苞边缘等长;雌花1枚,子房柄伸出至总苞边缘;子房三棱状卵形,光滑无毛。蒴果三棱状卵球形,花柱宿存。种子三棱状卵球形,灰色,每个棱面无横沟,无种阜。花果期5~10月。
2.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味辛,性平,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活血止血等功效。
地锦草辛苦散泄,功能清利湿热,故常用治湿热黄疸及腹泻痢疾。
地锦草苦泄辛散,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故可用于痈疽恶疮、跌打伤痛、湿疹溃疡、烧烫伤及毒蛇咬伤诸证,临床多用鲜品捣烂外敷。
地锦草既能活血散瘀,又能凉血止血,故常用治多种内外出血证,具有止血而不留瘀之优点。
用法:
内服:煎汁或捣烂加米酒取汁。
外用:取适量地锦草,研末l或鲜品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