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父母跟我说:找了那么多中医都不管用,要是早点遇到赵医生就好了!
首先,学术有专攻,虽然同为中医,但每个医生都会有自己的主攻方向。
我在儿科20多年,一直主攻的就是鼻炎和腺样体肥大,有多年临床治疗腺样体的经验,你要是让我治别的病,我也不一定有把握。
腺样体肥大别瞎治
把握顺序是关键
很多腺样体肥大的孩子都会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伴随鼻塞、睡觉打呼噜、张嘴呼吸等症状。
确诊之后,家长上网一查,这个病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智商,还会影响孩子的容貌,造成腺样体面容。
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了一刀切。切了,就好了吗?
事实证明,并不是!
我的门诊上就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切了腺样体肥大,反而更容易感冒发烧,大病小病不断。
为什么呢?
因为对抗性治疗,有病毒了抗病毒,有肥大了就割掉,有细菌了就杀菌,时间长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就被全破坏了,一有个风吹草动就更容易生病了。
那到底该如何治疗呢?我总结的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正确顺序很简单:
找准病因
对症下药
别看只有8个字,很多人在第一步上就走错了方向。
腺样体肥大这个病种,归结一点就是跟肝有关。把肝的问题解决了,自然就缩小了。
腺样体肥大堵塞90%
一碗消腺汤百试百灵
之前接诊过一位小患者,7岁,女孩,腺样体肥大90%,非常严重,睡觉打鼾、张口呼吸、憋醒都是小症状,让人担心的是她已经形成了腺样体面容,近半年来开始出现反应迟钝,多动的症状,甚至开始尿床。
我看她情况非常严重,就拿出一张最有消腺力量的方子,加减后开给了她:牡蛎、白英、三棱、莪术、白芥子、龙胆草、黄芪、王不留行。
结果呢?这孩子服药一个月后,腺样体缩小至40%。
前后调理了两个多月,最终腺样体稳定在30%,孩子整个人身心愉快,各种症状都消失了,而且食欲也比之前好很多。
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黄帝内经》记载:病在肝,俞在颈项。
就是人的两侧是归肝胆所管的。而腺样体就是长在鼻咽部,所以病位找肝胆肯定没错。
我在临床这些年以来,对于形成这个腺样体肥大总结出来2个基本条件:
第一,体内有痰涎。所以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往往是体内痰湿比较重;
第二,肝胆有火。火太大了,就和大夏天很多人热的中暑一样,所以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往往也是性格比较急躁,容易动肝火容易发怒。
所以方子里面:
牡蛎、白英——软坚散结,腺样体那么硬,肯定要软坚散结。
三棱、莪术——疏通气血,时间久了,肯定有血瘀,所以要活血化瘀。
龙胆草、白芥子——清肝热、化痰湿,肝胆里面有火,那肯定要清肝胆之火。
黄芪、王不留行——补脾胃、扶正气,强大正气才能有力量来攻打邪气
写在最后
腺样体其实并不难消,发现肥大及时调理,从肥大到缩小是很快的。
怕就怕家长关心则乱,孩子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小病拖成大病。#腺样体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