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
2别名京三棱、黑三棱、荆三棱、红蒲根、光三棱。
3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下生粗而短的圆锥形块茎。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光滑。叶丛生,排成2列,质地松软稍呈海绵质,长条形,先端渐尖,背面具纵棱,基部抱茎。
花茎通常单一,上端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头状,总苞片叶状。雄花序生于花枝上部,雄花具花被片3~4,倒披针形,顶端截平,雄蕊3枚,花丝白色丝状,花药黄色。
雌花序位于花枝下部,雌花花被3~4,雌蕊1枚,子房纺锤形,花柱长,柱头狭披针形,被密毛,有光泽。聚花果,核果无柄,有棱角。
4产地分布生于水湿低洼处、水沟及沼泽等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5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割去枯残茎叶,挖取块茎,洗净,削去外皮或晒至八成干时,放入竹笼里,除去须根和粗皮,晒或烘至全干。醋三棱:取三棱片,加醋拌匀,稍闷,置锅内炒至黄色,取出,晒干。每千克药材用醋20~30千克。
6药材性状商品分光三棱和毛三棱,前者已用刀削去皮须。块茎呈圆锥形或倒卵圆形,略扁,上圆下尖,下端稍弯曲,长2~6厘米,直径2~4厘米。
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顶端有茎痕,须根痕小点状密集,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无臭,味淡,嚼之有麻辣感。毛三棱已用火烧去长须。
多呈圆锥形,黑棕色,下端略呈鹰嘴状,有残存的不定根,点状不定根痕散在,两侧的根痕较粗,纵列成翼状。节和缩短的节间明显,其余与光三棱相同。
7性味归经性平,味辛、苦。归肝经、脾经。
8功效与作用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破血消癥药。
9临床应用用量4.5~9克,煎汤内服;或入丸散。治疗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心腹痛、痛经、跌打伤痛。
10药理研究三棱水提物可使凝血酶对纤维蛋白的凝聚时间显著延长;有抗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水煎剂对离体兔子宫平滑肌呈兴奋作用;抗肿瘤;对心脏有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减少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氧耐受力等作用。有一定毒性。
11化学成分三棱块茎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苯乙醇、对苯二酚、十六酸,还有去氢木香内酯、琥珀酸、三棱酸、刺芒柄花素、豆固醇、beta;-谷固醇、胡萝卜苷。
12使用禁忌气虚体弱、血枯经闭、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
13配伍药方1、治肝脾肿大:三棱9克,红花9克,莪术6克,赤芍12克,香附12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三棱、莪术、当归各7克,赤芍12克,丹参24克,白茅根30克,青皮9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3、治癥瘕痃癖,积聚不散,坚满痞膈,食不下,腹胀:三棱60克,白术30克,蓬莪术15克,当归15克(焙),槟榔、木香各9克。上为末。每服9克,食后沸汤点服,每日三次。(《宣明论方》三棱汤)
4、治痃癖气不消:三棱30克(微煨,锉),川大黄30克(锉)。上述药,捣罗为末。用醋熬为膏,每日空心以生姜橘皮汤调下二茶匙。(《圣惠方》)
5、治小儿阴疝核肿:京三棱面裹煨焦,去面,为末。三岁1.5克,空心盐汤下。人小加减。(《普济方》引自《全婴方》三棱散)
14故事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位一位工人,因为肚子长了个瘤,经常会发作肚子疼痛。他一直没有接受治疗,最后肚子里的瘤子愈长愈大,终于没救了。
他在临终之前交代家人,在他死后一定要替他把这个瘤子取出来,然后再下葬。不久这个工人死了。家人按照遗嘱请人为他开腹。果然,在肚子里发现了一个比拳头还大的硬块,质地坚硬,就像石头一样,表面还有一层层的纹理,呈现出五彩颜色,非常特别。
家人惊讶之余决定将它做成一只刀柄,并保留下来。几年后的一天,工人的儿子准备上山工作。心血来潮,他带着这把刀一起上山除草。
砍呀砍,就在砍到一株荆三棱的根部时,根皮擦过刀柄,坚硬的刀柄竟被刮出深深一道沟痕!他觉得很奇怪,但还是继续除草。
除着除着,刀柄竟然逐渐软化。不一会儿工夫,整个刀柄竟化成一摊水!后来,他就把这种草挖了下来,给肚子里长瘤的人吃下去,竟然发现,瘤子消失了!于是,人们就开始用这种药来治疗长瘤子的病了。
点击
右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linga.com/sljb/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