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三棱 > 三棱鉴别 > 正文 > 正文

经外奇穴之太阳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1 15:11:00
白癜风患者用什么餐具比较好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jiankangyinshi/601.html

传播中医文化,打造健康生活!

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太阳Taiyang

部位:在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取穴:在手少阳三焦经丝竹空穴与足少阳胆经瞳子醪穴连线的中点向外约一横指处取之。

适应证:常用于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目涩;口眼歪斜。

操作:

①,直刺0.3~0.5寸,治疗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直刺时,切忌大力提插、捻转。

②,向后沿皮透刺率谷,进针1~2寸,主治偏头痛。

③,针尖向下沿皮透颊车或下关,主治面瘫。图透瞳子醪,治疗目疾。

④,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

1.出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太阳二穴在眉外五分。)《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四(眼小8此后一寸,太阳穴。)《窦太师针经》(太阳二穴,在额角际发下紫脉是穴。治目疼羞明,用三棱针出血。)

2.名实考《太平圣惠方》载有“前关”、“太阳”穴,而无“瞳子髎”穴,宋臣校《备急千金要方乡则认为此三穴为同一穴。今太阳穴定位为“眉梢与目外H此之间,向后一寸”。实际上是综合了《备急千金要方》"颞颛"与《圣济总录》太阳穴的定位描述,然而主治病症采用的却是《窦太师针经》。在窦氏针法中,大阳一穴主治实热眼疾,多用三棱针刺血,故其描述的穴位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这与《备急千金要方乡所述之“颞颛”及“当容”穴定位相似。可见,现代教材所说之“太阳”已非《大平圣惠方乡所述之“太阳”,为避免混淆,“太阳”不作为瞳子爵穴的别名。需要注意的是,瞳子穋穴“一名太阳”的说法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元代《针灸集成》一书针灸方中大量应用“太阳”穴,明初医家则以太阳与瞳子鏐为同一穴,直接将原方中的“太阳”穴名替换为“瞳子髎。

3,临床应用举例

(1)眼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益明心自焦。但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病全消。(《针灸玉龙经·玉龙歌》)

(2)忽然眼痛血贯睛,隐涩显明最可憎。若是太阳出毒血阳出毒血,不须针刺自和平。注曰:太阳,在额紫脉上。出血,三棱针刺之。应清明穴。(《针灸玉龙经·玉龙歌》)

(3)《集》正头风:百会一分,灸七壮、上星二分,灸七壮,三棱针出血亦得、合谷;不愈,再取:神庭灸七壮、太阳在两额角眉后紫脉上,三棱针出血亦得。(《医学纲目》卷十五)

(4)急性结膜炎:太阳、耳尖放血。[中国针灸,,21(10):]

(5)睑腺炎(麦粒肿):三棱针点刺太阳、耳尖放血,每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甘肃中医,,14(3):69]

(6)偏头痛:太阳透角孙。[河北中医药学报,,12(2):39]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视频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告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linga.com/sljb/5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三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