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玩报数游戏,从1数到30即可,家长先在纸上写下一串数字,从1到30,随意、没有规律的漏掉10个数字,然后正常说话语速读给孩子听,孩子每次发现漏数的数字就拍手示意。
如果孩子的听觉注意力不理想,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介绍的这些小游戏,都是我们在生活中随时可以带着孩子玩的,既玩得开心,又能提高孩子的听觉注意力。01跟我一起打节奏以拍手、跺脚、拍桌子等形式拍打出节奏,有快慢的变化,家长拍出节奏后,孩子模仿拍出同样的节奏,如:哒哒哒(慢)-哒哒(快)-哒哒哒哒(慢),起初不要太长,等孩子能够明白要求后,就可以加长节奏了。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用心记,然后再演绎出来,强化他们听觉注意力的时间。以前我们学校对一年级新生入学前面试,都会设计这个活动,用以测试孩子的听觉注意力,很多孩子是不能一次就准确模仿拍出分为四部分的音节的。02词语配动作这个游戏其实我们在综艺节目上都看过,先约定好固定的动作表情,如大笑、微笑、面无表情、生气、哭等,约定好相关动作之后,家长报词语,孩子做相对应的表情。在我们录制这个游戏时,罗罗问我会不会太简单了,这游戏小七都能玩啊,小七才刚两岁。其实,这个游戏在前两遍玩的时候,的确很简单,但我们要一遍遍的无规律重复下去,越往后面孩子越容易跑神,就会出错。所以,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建议大家带着孩子多玩一会,将动作表情无规律的重复,以延长孩子的听觉注意力时长。除了表情,我们还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些动作或者声音,比如家长说小狗,孩子说汪汪,小猫-喵喵,小鸟-叽叽,小猪-哼哼,小羊-咩咩,公鸡-喔喔等。03做我说的,不做我做的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简单解释一下就明白了,我们口头发出的指令和自己示范的动作不一致,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指令操作,而不能模仿我们的动作。如我们给孩子口头发出指令是向前走,实际自己向后走或坐下,然后孩子要按照口头指令向前走,而不是模仿我们的动作。也可以转换角色,由孩子来发出动作和口令相反的指令,家长来做。这个游戏可以有很多变式,还可以反过来,做我做的,不做我说的,这个不再做解释。正话反说游戏和这个也类似,即家长说向左走,孩子就要向右走,家长说蹲下,孩子就要站起来等。04听指令摆积木让孩子按照你发出的指令摆积木,一次性叙述完指令,孩子再开始操作,如正方体在中间,长方体在它的左边,圆柱在它的右边,上面还有一个三棱锥,孩子听完之后,按照口令摆出这样的图形组合。随着孩子的熟练,可以增加积木的块数。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调动起孩子的听觉注意力,还能提高孩子的空间方位意识。这个游戏还可以拓展为画一画,如按照口令画一些简单图形的组合,或者按照口令,对一副简单的画做点缀等。05数字接龙这也是一个便于随时进行的小游戏,参与人所报数字个数与他是第几个报数的相同,即1——2、3——4、5、6——7、8、9、10...第几个报数,就报几个数字,然后顺次数下去。孩子在玩这个游戏时,必须非常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听前面一个人的报数情况,并且在自己脑海中加工信息。我和不同的孩子玩过这个游戏,发现有的孩子是凭借节奏的感觉来玩的,有的孩子是靠着数字的规律接着数的,有的孩子会用手指帮助计数,这其实也代表了孩子的不同思维模式。玩这个游戏时,学龄前的孩子可以根据数数情况,在50或者以内数,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则不必受限,可以和孩子挑战数更多的数,比如我和萌萌就会经常玩这个游戏,每次都力图比上一次数的数更多。每次力图挑战的过程,都需要完全集中注意力,听、记、思考、数数,这是对孩子注意力的全方位锻炼。这个游戏,两个人玩更简单,人数越多越难。现在就可以和身边的人试一试,看你们能数到几,这个游戏可不容易呢。一个孩子是否会倾听,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听课质量,进而影响孩子的成绩,上面介绍的这些小游戏,都是很简单,随时可以和孩子互动的,希望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带着孩子玩起来,让我们的孩子都养成会倾听的好习惯。假期小周老师来我家录视频时,我们讨论起之前思维启蒙系列文章的写法,她说和同事们讨论后,认为学龄前的内容和活动,不加几+这样的年龄划分比较好。就像本篇第一个打节奏游戏,如果孩子听觉注意力比较好,两岁左右就能开始玩(小七他们音乐启蒙课也确实有过这种活动),但如果学龄前没有锻炼过,上到小学后来测试,也依然会有难度。其他几个游戏也类似情况,年龄不是最重要的指标,孩子的启蒙程度导致在同样的年龄段,会有非常明显的能力差异。而且,每个游戏的难度都是可以从最简单递增的,基本孩子越早开始玩越受益。六六上课经常走神,我们给她做“听觉注意力测试”结果确实不太好,但这一系列的游戏,我也只让她玩数字接龙了,训练注意力的同时还能练口算,其他四个都更适合学龄前孩子,可以有空就玩。上学后孩子的锻炼,可以通过调整听写、计算等方式来进行,和学校本身学习的内容结合,更有效率也事半功倍。写的一篇太长了,下篇讲学龄孩子的听觉注意力培养。ReadMore孩子小学学测量时常遇到这些麻烦,学前我们可以怎么做?用好这些工具,轻松提高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对各科学习都有帮助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家长,如何带1岁+到7岁+的孩子认识空间方位?育儿干货I好物分享I诚意满满小周老师谢谢你的认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linga.com/sljb/10831.html